010-8501825

南通校园足球人才涌现:百余名球员连续三年考入“双一流”高校

首页 > 新闻中心



南通校园足球助力“双一流”高校录取超百名球员,揭秘南通足球教育密码

在“苏超”积分榜上,南通队以七战全胜的佳绩领跑,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。然而,在这辉煌的背后,南通校园足球的滋养功不可没。近日,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深入南通,探寻南通足球教育的奥秘。

“苏超”南通队球员曾活跃于校园足球赛场

8月2日晚,“苏超”南通队球员黄蒋大亚在比赛中打入一粒精彩进球。赛后,他提到母校的培养和支持。黄蒋大亚出自珂缔缘青训,而他的足球启蒙则源于如东县岔河小学。该校足球总教练祝宗明表示,黄蒋大亚身体素质好,足球兴趣浓,四年级时被选送至南通市队,随后又被珂缔缘青训选中。

南通采取“市队校办”模式,以市级队伍为主体,依托学校进行培养和训练。南通二中、东方中学、紫琅一小等学校便是其中的代表。不少校园足球的佼佼者,也会被选送进入珂缔缘青训。珂缔缘俱乐部以青训为主,球员在小学阶段插班到当地小学上课,初中阶段则在海南中学足球班接受训练。

背后

“苏超”南通队球员多出自校园足球体系

在“苏超”南通队中,程鑫、季桑楠、黄蒋大亚、赵东旭等多名球员出自校园足球体系。其他城市的“苏超”球队,至少有十多名球员出自南通青训。如南京队的倪寅、孟振,常州队的陈爽、殷晖,徐州队的高明宇、淮安队的陈志权、扬州队的湛佳宁等。

校园足球赛事为南通青少年足球“育苗助长”

南通市教育局局长孙剑波表示,教体部门、各县(市、区)和学校三级联动,发展校园足球,举办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,为热爱足球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,更成为培养足球人才的沃土。

南通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已举办14年,市级总决赛平均每年有来自各县市区的冠军118支参赛队,共进行274场比赛;各县市区级平均每年组织开展了1840场比赛,共1140支队伍参赛。

南通探索出“足球运动员小学-初中-高中整建制升学”模式

多年来,南通探索出“足球运动员小学-初中-高中整建制升学”模式,确保打通足球精英梯队运动员“一条龙入学升学通道”,让更多踢球的孩子没有后顾之忧。

南通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朱小莉表示,南通的校园足球和青训好比“两条腿”,共同为青训乃至职业化提供了一块选才沃土。

南通校园足球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

南通校园足球不仅为青训梯队打通升学通道,还让更多喜欢踢球、又有学习潜力的孩子走上了适合自身的道路。近三年,南通有100多名从校园足球联赛走出的学子被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南京大学等“双一流”高校录取。

南通教育以“两条腿走路”,托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

南通市校园足球办副主任陆建表示,南通的态度是开明和包容的,让更多踢球的孩子没有后顾之忧。在南通的教育土壤里,足球与学业从来都不是单选题。南通教育以“两条腿走路”,托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。

(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朱亚运)